窗体顶端
一、 学校总体情况
窗体底端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于1958年春,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闽南开放城市——漳州市。我校于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被确定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成为福建省“双一流”高校。
学校现有北江滨、圆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现有本科专业68个,涵盖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和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两万一千多人。现有专任教师137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23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现有闽江学者3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另有省级以上优秀专家、教学名师等130多人
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光学工程)、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育、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电子信息、应用统计、翻译、资源与环境、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风景园林、艺术),跨及11个学科门类。2个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
二、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窗体底端
新闻传播学院是闽南师范大学充满活力的年轻学院,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新闻传播系,是我校在2013年成功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后首批组建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现有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4个本科专业,1个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校生1296人(其中本科生1222人)。现有专任教师84人,其中教授(含其它正高级)10人,副教授(含其它副高级)14人,学术骨干3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市级高层次人才6人。
学院过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广告策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书籍编辑与实践》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微电影广告》等校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强化教学成果凝练,广告学专业获得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共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加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获得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传媒艺术实验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本科教学团队,另获得4项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重视锤炼教师教学技能,《广告策划》教学团队获得首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二等奖和省级教学设计创新奖,组织教师参加其他各类教学竞赛获奖14人次。教师广泛开展教改研究,共获教改项目15项,其中省级7项,校级8项。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总投资约1800万元,建成传媒技术中心、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实验中心、传媒艺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三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学院积极拓展产学研渠道,密切与业界的专业联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贡献力量,前后建立了30多家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和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学院先后与北京电影学院、台湾世新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选派本科学生前往深造。
学生实践能力突出,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一千三百余项,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百余人次。包括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广告节学院奖全国金奖、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短视频最佳作品、首届全国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三等奖、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全国三等奖、全国网络编辑年会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福建省优秀广告作品评选金奖、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福建赛区一等奖、福建省新广告法知识竞赛一等奖等。
近五年来,我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4项,服务社会横向课题16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学院主要研究机构包括: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两岸传播研究中心等。近年来承办或协办的学术活动包括:2018年度海峡两岸微电影文化产业论坛、2018年第十届海峡论坛、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闽南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之编辑学研究学术研讨会、2019年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暨两岸青年微视频展映峰会、2022年度闽台文化与传播研讨会、2023年度两岸高校数字出版专业教育研讨会(获教育部立项)等,在省内外,乃至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自2003年办学以来,新闻传播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新闻传播学科高端应用人才,已成为海峡西岸新闻传播、文化产业领域的主要骨干。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大背景下,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福建省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学校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战略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实力,致力于实现数字技术与闽南文化高度融合,努力把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成为地方高校中位居前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院。
三、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符合福建省教师资格认定的体检标准。
3.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在1988年3月至2006年3月期间出生);具有副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年龄在18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在1983年3月至2006年3月期间出生);具有正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年龄在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在1978年3月至2006年3月期间出生)。取得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报名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认证书等各项资格认定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
4.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四、新闻传播学院引进人才需求计划
序号 | 学院 | 需求学科专业名称 | 学科是否紧缺 | 学历学位要求 | 需求人数 | 联系人、办公电话 |
1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 | 是 | 博士研究生 | 3 | 张老师、0596-2527965 13515946719(微信同号) |
五、聘用及引进待遇
(一)学校引进待遇
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办理聘用手续,聘用人员享受国家和福建省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应岗位级别的工资福利待遇,服务年限为10年。
人才类别 | 住房补贴 | 安家费 | 科研启动费 | 备注 | |||
自然科学类 | 人文社科类 | ||||||
工科 | 理科 | ||||||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 面议 | 面议 | 面议 | 面议 | 年绩效工资为全校平均绩效工资的3-15倍 | ||
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 100万 | 10万 | 20万 | 15万 | 10万 | 年绩效工资为全校平均绩效工资的2-3倍 | |
学科带头人 | A类80万 | 10万 | 20万 | 15万 | 10万 | ||
B类75万 | |||||||
C类70万 | |||||||
学术骨干 | A类70万 | 10万 | 10万 | 5万 | |||
B类65万 | |||||||
C类60万 | |||||||
拔尖博士 | 紧缺学科 | 40万 | 10万(博士后12万) | 10万 | 5万 | 优秀拔尖博士住房补贴增加10万元 | |
非紧缺学科 | 25万 | 5万(博士后7万) | 10万 | 5万 | |||
博士 | 0 | 0 | 10万 | 5万 | |||
(二)福建省、漳州市待遇
我校积极协助引进人才申报福建省、漳州市人才项目
项目名称 | 补助 |
福建省年度紧缺急需人才 | 26-30万 |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 | 25-700万(另有漳州市购房补助40-200万) |
漳州市支持引进研究生人才 | 20-30万 |
漳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 | 38-53万 |
六、其他待遇
(一)个人发展
学校教师职称评聘设有绿色通道,符合引进人才职称评聘办法所规定条件的人才,可申请特别评审正教授、副教授职称。
(二)子女安排
优质的子女教育资源:学校设有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
(三)住房安排
1.学校住房补贴、安家费根据服务年限按月兑现。
2.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漳州市人才公寓、“安得广”惠民安居工程人才房。
3.学校在有房源的条件下视情况提供半年过渡房,按学校房屋管理规定收取租金。
七、报名及初审
报名方式及初审见学校官网招聘信息:
2024年闽南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方案
网址:https://www.mnnu.edu.cn/info/1046/20533.htm
八、联系方式
1.闽南师范大学引进人才招聘信息与政策
详见:闽南师范大学网站(www.mnnu.edu.cn)“人才招聘”栏
网址: https://www.mnnu.edu.cn/info/1046/20533.htm
2.新闻传播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县前直街36号闽南师范大学博文楼中区105室新闻传播学院办公室,邮编363000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596-2527965 13515946719(微信同号)
邮箱:xwcbxy@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