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要闻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教授来我校讲学

来源:   发稿时间:2020-12-23 17:38:58

      20201221日下午,应新闻传播学院与文学院共同邀请,国家图书馆原馆长、知名学者詹福瑞教授莅临我校,在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为两院师生做了题为《跟文科同学谈读书》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大志、文学院院长黄金明共同主持,新闻传播学院与文学院师生约400人参加讲座。

林大志院长首先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詹福瑞先生与书的不解情缘。作为学者,詹先生爱读书,写书;作为出版社社长,詹先生策划出版图书;作为图书馆领导,他规划和管理图书。无论在什么岗位,他始终坚守学者本色和学术本位,对读书怀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讲座伊始,詹福瑞先生认为,读书当有三个阶段,即仰视、平视、俯视。读书是人生的一部分,仰视是对书要有敬畏之心,平视是对书要平等地进行对话,俯视是对书要审视、疑问进而作出评价。对此,詹先生高度赞赏我校知名学者林继中先生,认为林先生真正在读书与治学方面对这三个阶段达到了真正通透的理解。

詹福瑞先生指出,读书这件事在当今时代出现了三个新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读书环境之变。与过去相比,大家读书的时间变少了。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讲授时间过多,大学生读书的时间被挤压,思考自然无从谈起。这一点对于人文学科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与读书的时间应当合理统筹。第二个变化是读书条件之变。当前,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知识获取的渠道多元化,信息检索更为便捷。与此同时,这种变化也存在双刃剑的效果,那就是阅读的碎片化。阅读形式更为灵活了,阅读本身却失去了自身的本真与内蕴,变得支离破碎,变成单纯的信息检索的手段,读书的完整性丧失了。第三个变化是读书风气之变。阅读的目的从探寻、追求与思考,变为功利性的阅读,阅读往往变成了一种单纯获取事实和信息的手段,并未通过阅读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读书训练思维的效果被弱化,自然无法让阅读转化为个人的能力。



针对这些变化,詹先生重点强调了读书在当今时代应当坚守的四个“不变”。第一,完整读一本书的训练不能变。任何扎实的阅读都是从读一本完整的书开始的。从这本书开始,再读相关的书,这样才能获取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一个问题的持续而长期的关注,就是研究,读一本完整的书是最基础的学术训练。第二,阅读经典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不能变。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书籍从数量上看实现了跃进,2003年国家图书馆年入藏图书5万多种,到2018年年入藏量达到30多万种。这就需要我们有选择,重点选取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因为,经过时间的打磨,经典是可以信赖的。第三,读书过程中“疑书”的习惯不能变。读书要有收获,就要有问题意识和思考意识,不是所有的成说都是真理。从读书无疑,到节节有疑,再到解决问题,才能融会贯通。大学生要进行专业阅读,要能在读书中发现和总结问题,不盲从于传统,秉持怀疑的态度,批评的精神,培养对社会问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第四,读书动笔的习惯不能变。读书过程中要对重点字句做标注和点评记录,要养成做读书随笔的习惯。詹先生指出,这些提法或许听起来显得老套,但却是当前我们大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当今时代,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去坚守,这也是对同学们的一个提醒乃至警醒。讲座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针对当今时代读书面临的挑战和变化提出问题,詹先生均亲切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黄金明院长对詹福瑞先生的报告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詹先生的报告讲述清澈、平实、明晰,并再次回忆起詹先生以前的演讲中曾提到过的对读书的感悟与总结:“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在于,读书能使人活得明白,使人活得聪明,使人活得快乐,使人活得智慧”,他希望将这段话与在座同学共勉,鼓励同学们通过阅读获得快乐和智慧。  

最后,主持人携两院学子向詹福瑞先生献花致谢。讲座在师生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据悉,本次讲座也是新闻传播学院新生启蒙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


专家链接:

詹福瑞,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第四、五、六届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评专家,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曾任河北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受聘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山东大学汉学中心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博士生导师(教授)。



(文:陈蔚 汪曙华 图:许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