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窗

分秒必争,未雨绸缪——访闽南日报社记者林依妮

来源:   发稿时间:2021-12-13 19:39:37

在新闻传播学院,记者是一个人人都熟悉的行业。然而我们印象中所认为的记者就是真正的记者吗?想象和现实总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为了更加了解记者这个行业,我们有幸邀请到我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林依妮来谈谈关于记者的一系列问题。


林依妮,新闻传播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13级学生,现就职于闽南日报社网络中心,是漳州新闻网的一名采编人员,主要负责采访以及报社相关网站、APP、公众号、融媒号的传稿工作。



在问及“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记者”这个问题时,林依妮表示:“一是因为我学的是新闻专业,所以毕业后想找一份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样实践起来就不会太陌生。二是因为记者这个行业接触的都是一些新鲜的事件,能让我保持新鲜度,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可以永远有一颗年轻热血的心。”虽然刚毕业时她从事的并不是记者,而是偏向自媒体一类的互联网工作。在后来的机缘巧合下,她遇上报社在招聘记者,才加入这个行业。如今随着慢慢地投入这份工作,她认为记者这份工作相对于自媒体更权威,更专业,从事记者工作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在谈到“当了记者之后的体验与之前自己所想象的是否有所出入”时,她认为两者的出入其实挺大的。自己以前对记者的认识都来自于电视,对记者的印象更偏向于“调查记者”,常常要深入虎穴进行暗访,真正从事新闻行业后才发现,其实报道的大多数都是正面新闻,尤其是党媒,需要向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记者的工作容易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对于如何解决和应对突发状况,她认为保持未雨绸缪的心态是很重要的,要时刻为紧急情况做好准备。她说道:“为了避免采访现场出现意外,每次采访前都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提前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到采访现场踩点等,出发前要检查需要的好设备,平时身上可以多备一块电池和储存卡,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由于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疫情、台风等突发事件,平时除了要多关注相关预警报道,也要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准备,迎难而上的同时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在一些特殊的地点采访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随后在说到“假如未来要从事记者这个行业,那么大学期间可以培养哪些素质”时,她认为最重要的是写作能力。大学期间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多读书,多看报。同学们多读书可以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而多看报不仅能了解一些实事,还能学习借鉴别人写出的优秀新闻稿,并积累一些架构、语句、用词。同时,作为一名记者,政治素养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提高党性,坚定不移的跟党走才行。


现在新媒体平台兴起,人人都可以是新闻传播者,有不少声音说“记者终将被淘汰”,关于这个问题,她认为虽然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但这个传播者传播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信息。新闻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真实和新鲜,新鲜的话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但真实却是有待考究的。而记者是站在一个更公正、公众的角度,是更权威、更可信的。此外,在谈及记者行业的发展前景时,她表示: “现在媒体平台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已经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自媒体,再到现在的全媒体了,所以记者不能局限于一个平台,要一直开拓,‘追新’的脚步永远不能停止。”



最后,她想对学弟学妹们说:“或许你们对未来找工作会感到迷茫,觉得新闻专业是比较难找到适合的工作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现在互联网公司其实是比较缺乏新闻人才的,而且短视频、公众号一类的工作也是很适合新闻专业的。如果学弟学妹们不打算马上工作的话,也可以考虑考公考研。”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把选择放宽一点,不必感到没有方向,平时也要多注重技能的学习,要多实践,努力为将来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能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未雨绸缪、分秒必争的心态将四年所学付诸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