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2024新传暑期社会实践(二)|实践弘扬大历文化,青年探寻产业支撑(上篇)

来源:   发稿时间:2024-07-11 22:01: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7月9日上午,新闻传播学院“亲访产业一线,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顺昌县大历镇的探访之旅,深入体验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和产业振兴的春风中,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坚定。

实践队首站抵达顺昌县大历镇秀吴村竹荪产业园。负责人余功发为实践队成员生动地讲述了竹荪的“一生”。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以身形俊美动人面闻名。其鲜品形态犹如一个穿纱裙的姑娘,堪称“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中皇后”等。产业园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采用大历镇独特的林下轮种模式,培育出品质极佳的竹荪。其还配置了专门的竹荪烘烤房,将刚采摘下来的竹荪进行烘干脱水并进一步售卖。近年来,科技特派员研发出竹荪“三增加、建堆发酵"技术,实现高峰期全镇年种植竹荪1200多亩。因此,大历镇不仅被南平市食用菌协会评为竹荪之乡,还是顺昌县产业发展的发源地。实践队员们用谦逊的态度和持续的学习,全方位了解竹荪培育发展相关产业,收获满满。


随后,实践队前往大历镇廊桥,参观集镇建设和莲子种植。实践队了解到大历镇的工作亮点主要集中于集镇建设,在于打造“水美”“体育”“康养”三个小镇结合的新型模式。这不仅让大历镇的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和优化,还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民众生活幸福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实践队员们走过廊桥、体验莲子种植,体会大历镇的变化和发展。

接着,实践队到访了大历镇大历村,参观叶氏宗祠。负责人王德跃为实践队深入介绍了宗祠的内部构造和具体用途。叶氏宗祠成立于明嘉靖年间,既是先灵聚居的殿堂,又是令人寻根缅怀的礼堂,还是激励后人奋发的学堂。这座宗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门楼上各式各样的砖雕。门楼上方的八仙过海图样,教育着后辈既要刻苦耐劳、努力学习,还要为伟大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010年5月27日,大历叶氏宗祠成为顺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26日为其立碑,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制。此次参观增添了本次社会实践的学术深度,也提升了成员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实践队见证了大历镇在农业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大历镇以其创新精神和实践智慧,不断推动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实践队也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 谢佳雯 叶哲琪 张晨悦 李文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