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0年获得专业办学资格,2011年第一届本科招生,2015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授予资格,2017年获得艺术学学士学位授予资格,2021年获批福建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本专业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思想为指导,强化“艺文融合”办学理念,助力闽南文化影像传播,持续服务国家人才培养发展需求。依托新闻传播学院省级传媒技术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构建课程实验、实训工作坊、产学研合作三位一体的复合实践体系,与媒体、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形成有效对接,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和媒介素养,适应融媒影视发展,能在各级各类视听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节目策划、撰稿、编辑、制作及管理的编导艺术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当前传媒影视发展与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素养和媒介素养,能够在包括各类视听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节目策划、撰稿、编辑、制作及管理工作的编导艺术创新型人才,以人才培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培养目标1: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强化课程思政理念,能够以正确的价值理念进行文艺创作、积极传播正能量。
培养目标2:掌握广播影视及新媒体编导基本原理、思维方法、实践技能和研究方法。
培养目标3:了解文化艺术市场管理法规,具备影视艺术节目策划能力,媒介运营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4:适应传媒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具备团队协作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执行力。
培养目标5:具备良好的生涯发展规划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相关实践。
三、毕业要求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毕业要求1: 媒介素养
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场,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文艺创作、积极传播正能量。
1.2 形成正确的媒介伦理观和媒介道德修养。
1.3 具有媒介信息策划与创新能力、生产与传播能力。
毕业要求2: 人文艺术素养
2.1 掌握艺术概论、美学原理等基本艺术理论与知识。
2.2 了解中外文学艺术经典作品的概况,并具备作品解读能力。
2.3 掌握与广播影视艺术直接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4 初步认识和理解、了解闽南文化,掌握地方文化影像传播规律。
毕业要求3:媒介运营与管理能力
3.1 掌握广播影视与融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2了解影视艺术作品创作、播出的各项政策法规,了解文化艺术市场管理法规。
3.3了解广播影视与新媒体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具有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编导相关技术、创意、运营发展趋势的敏感性。
3.4 具备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的运营与组织、管理能力。
毕业要求4:广播影视及融媒体内容生产运作能力
4.1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能。
4.2 接受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采写、拍摄、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技巧训练,具有采、写、编、摄、评、说、播等基本技能。
4.3具备影视艺术节目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市场调查和分析能力、视听结合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4掌握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基本技能。
毕业要求5: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和外语运用能力
5.1通过大学英语的课程考查考试要求,具备外语运用能力。
5.2了解基本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和数据分析工具。
5.3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5.4掌握网络应用技能,能够运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
毕业要求6:创新创业相关执行能力
6.1 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技能。
6.2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6.3 具备团队协作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执行力。
6.4 具备自我发展与职业发展双向结合的执行力。
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 |
●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
● |
五、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59学分,其中必修127学分,选修32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应矩阵
课程类别 |
课程 模块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1 |
2 |
3 |
4 |
5 |
6 |
通识 教育 课程 |
通识 必修课 |
大学英语 |
|
|
|
M |
H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
|
|
M |
H |
|
大学体育 |
|
|
|
L |
|
H |
军事理论、军事技能 |
|
|
|
|
|
H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
|
|
M |
|
H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
M |
|
|
H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
H |
|
M |
|
|
H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
M |
|
|
H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
M |
|
|
H |
形势与政策 |
H |
|
M |
|
|
H |
创新创业基础 |
M |
|
H |
|
L |
H |
通识 选修课 |
心理健康类、人文社会类、科技世界类、闽南文化类、四史教育类、创业类 |
|
M |
|
|
|
M |
专业 教育 课程 |
专业 必修课 |
传播学 |
H |
M |
H |
|
|
|
广播电视导论 |
H |
M |
H |
|
|
|
视听语言 |
M |
H |
|
H |
|
|
摄影与摄像1 |
|
H |
|
H |
|
M |
文学作品经典选读 |
H |
H |
|
M |
|
|
摄影与摄像2 |
|
H |
|
H |
|
M |
声音设计与录制 |
|
M |
H |
H |
|
|
融合新闻学 |
H |
|
M |
H |
|
|
非线性编辑 |
M |
H |
|
H |
|
M |
数字图像处理 |
|
|
H |
H |
M |
L |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写作 |
H |
M |
|
H |
|
|
影视照明 |
|
M |
H |
H |
|
|
影视编剧 |
M |
H |
|
H |
|
|
融合新闻作品创作 |
|
M |
H |
H |
|
|
播音与节目主持 |
H |
M |
|
H |
|
|
中外电影史 |
M |
H |
|
M |
|
|
影视包装 |
|
M |
M |
H |
|
|
视听广告创意与制作 |
|
H |
M |
H |
|
|
艺术概论 |
M |
H |
|
M |
|
|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
|
H |
H |
H |
|
|
表演学 |
|
H |
M |
H |
|
|
微电影创作 |
H |
|
M |
H |
|
|
新媒体概论 |
H |
|
M |
H |
|
|
纪录片创作 |
H |
H |
|
H |
|
|
新媒体制作与运营 |
|
M |
H |
H |
|
|
导演学 |
M |
H |
|
H |
|
|
创意写作 |
M |
H |
|
H |
|
|
文艺编导 |
|
H |
M |
H |
|
|
影视美学 |
M |
H |
|
H |
|
|
影视节目市场研究 |
|
H |
H |
|
|
M |
专业 教育 课程 |
专业 选修课 |
经典影片读解 |
|
H |
|
M |
|
L |
动画创作 |
|
M |
|
H |
|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
|
H |
|
M |
|
|
经典戏剧作品读解 |
|
M |
|
H |
|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 |
|
M |
|
H |
|
|
文艺理论 |
|
M |
|
H |
|
|
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 |
|
M |
|
H |
|
|
音乐基础与音乐编辑 |
|
M |
|
M |
|
|
优秀出镜记者案例分析 |
|
|
M |
H |
|
|
影视色彩学 |
|
H |
|
M |
|
M |
电视剧精品读解 |
|
M |
|
M |
|
|
外国文学作品导读 |
|
M |
|
M |
|
L |
社会学概论 |
H |
M |
|
|
|
|
中国文化概论 |
M |
M |
|
|
|
L |
口语传播 |
M |
|
|
H |
L |
|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评论 |
|
M |
|
H |
|
|
影视版权研究 |
|
|
H |
M |
|
|
影视后期合成 |
|
M |
|
H |
|
|
制片管理 |
|
|
M |
H |
|
|
新闻叙事学 |
M |
H |
|
|
|
|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 |
|
|
H |
M |
|
L |
编导创新创业导论 |
|
|
M |
|
|
H |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
H |
|
M |
|
|
|
媒介经营与管理 |
|
|
H |
|
|
|
外国广播电视事业 |
M |
|
H |
|
|
|
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 |
|
|
|
H |
M |
|
虚拟现实技术 |
|
|
|
H |
|
L |
视觉传达与设计 |
|
|
|
H |
M |
L |
田野调查 |
|
H |
|
M |
|
|
信息可视化 |
|
|
|
M |
H |
|
闽南文化的影像化传播 |
|
|
|
H |
|
M |
第二专业主干课 |
|
H |
M |
H |
|
|
集中实践环节 |
必修课 |
劳动 |
M |
|
|
|
|
H |
毕业实习 |
H |
M |
|
M |
H |
|
毕业论文(设计) |
H |
H |
M |
H |
|
|
实训工作坊 |
|
|
M |
H |
H |
|
七、专业核心课程
广播电视导论、视听语言、摄影与摄像、影视照明、中外电影史、声音设计与录制、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写作、融媒体新闻作品创作、影视编剧、导演学、微电影创作、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播音与节目主持、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制作与运营、影视美学、影视节目市场研究等。
八、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分数 小计 |
占总学分 比例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41 |
904 |
47 |
29.56% |
选修课 |
6 |
96 |
专业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67 |
1072 |
93 |
58.49% |
选修课 |
26 |
416 |
实践教学环节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19 |
45周 |
19 |
11.95% |
课程实验(实践) |
35 |
707 |
35 |
22.01% |
本专业总学分为159学分。其中选修类课程 32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20.13%; 实践教学环节54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3.96 %。 |
九、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 学期 |
讲授 |
实验 实践 |
必 修 课 |
26001150300 |
大学英语A1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1 |
26002150300 |
大学英语A2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2 |
26003150300 |
大学英语A3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3 |
26004150300 |
大学英语A4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4 |
23005150200 |
计算机应用基础1 |
试 |
2 |
32 |
32 |
|
2 |
1 |
10007150100 |
大学体育1 |
试 |
1 |
36 |
32 |
4 |
2 |
1 |
10008150100 |
大学体育2 |
试 |
1 |
36 |
32 |
4 |
2 |
2 |
10009150100 |
大学体育3 |
试 |
1 |
36 |
32 |
4 |
2 |
3 |
10010150100 |
大学体育4 |
试 |
1 |
36 |
32 |
4 |
2 |
4 |
21011150200 |
军事理论 |
试 |
2 |
32 |
32 |
|
2 |
2 |
21012150200 |
军事技能 |
查 |
2 |
168 |
|
168 |
56 |
1 |
17028150300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查 |
3 |
48 |
40 |
8 |
2.5+0.5 |
1 |
1702915030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试 |
3 |
48 |
40 |
8 |
2.5+0.5 |
2 |
1701715030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试 |
3 |
48 |
40 |
8 |
2.5+0.5 |
3 |
1701415030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试 |
3 |
48 |
40 |
8 |
2.5+0.5 |
4 |
1701815030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试 |
3 |
48 |
48 |
|
3 |
4 |
17017060000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 |
查 |
由《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的实践学分、学时构成。 |
5 |
17016150200 |
形势与政策 |
查 |
2 |
64 |
48 |
16 |
|
1-8 |
18018150200 |
创新创业基础 |
查 |
2 |
32 |
32 |
|
2 |
|
小 计 |
41 |
904 |
608 |
296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9学分,296学时 |
通选(心理) |
心理健康类 |
至少2学分 |
通选 |
四史教育类 |
至少4学分 |
人文社会类 |
科技世界类 |
闽南文化类 |
创新创业类 |
要求至少修满6学分,96学时 |
(2)专业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 数 |
学时 数 |
学时分配 |
周 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讲授 |
实验实践 |
必 修 课 |
15176040200 |
传播学* |
试 |
2 |
32 |
32 |
|
2 |
1 |
|
15226040200 |
广播电视导论* |
试 |
2 |
32 |
32 |
|
2 |
1 |
|
15116040200 |
视听语言 |
查 |
2 |
32 |
32 |
|
2 |
1 |
|
15831040200 |
摄影与摄像1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1 |
|
15855040200 |
文学作品经典选读 |
查 |
2 |
32 |
32 |
|
2 |
2 |
|
15812040200 |
摄影与摄像2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2 |
|
15146040200 |
声音设计与录制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1 |
|
15813040200 |
融合新闻学* |
试 |
2 |
32 |
32 |
|
2 |
2 |
|
15227040200 |
非线性编辑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2 |
|
15149040200 |
数字图像处理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2 |
|
15243040200 |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写作* |
试 |
2 |
32 |
32 |
|
2 |
2 |
|
15229040200 |
影视照明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3 |
|
15814040300 |
影视编剧* |
试 |
3 |
48 |
48 |
|
3 |
3 |
|
15815040300 |
融合新闻作品创作 |
查 |
3 |
48 |
16 |
32 |
1+2 |
3 |
|
15009040200 |
播音与节目主持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3 |
|
15870040300 |
中外电影史 |
查 |
3 |
48 |
32 |
16 |
2+1 |
3 |
|
15871040200 |
影视包装 |
查 |
2 |
32 |
|
32 |
2 |
3 |
|
15817040200 |
视听广告创意与制作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4 |
|
15185040200 |
艺术概论* |
试 |
2 |
32 |
32 |
|
2 |
4 |
|
15818040200 |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
试 |
2 |
32 |
32 |
|
2 |
4 |
|
15819040200 |
表演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4 |
|
15230040200 |
微电影创作1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4 |
|
15232040200 |
微电影创作2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15233040200 |
新媒体概论* |
试 |
2 |
32 |
32 |
|
2 |
5 |
|
15705040300 |
纪录片创作 |
查 |
3 |
48 |
32 |
16 |
2+1 |
5 |
|
15247040200 |
新媒体制作与运营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15200040200 |
导演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856040200 |
创意写作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15125040300 |
文艺编导 |
查 |
3 |
48 |
32 |
16 |
2+1 |
6 |
|
15872040200 |
影视美学* |
试 |
2 |
32 |
32 |
|
|
6 |
|
15131040200 |
影视节目市场研究* |
试 |
2 |
32 |
32 |
|
2 |
6 |
|
小 计 |
67 |
1072 |
768 |
304 |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19学分,304学时 |
选 修 课 |
15722050200 |
经典影片读解 |
查 |
2 |
32 |
32 |
|
2 |
3 |
|
15174050200 |
动画创作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3 |
|
15799050200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
查 |
2 |
32 |
32 |
|
2 |
3 |
|
15254050200 |
经典戏剧作品读解 |
查 |
2 |
32 |
32 |
|
2 |
4 |
|
15099050200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 |
查 |
2 |
32 |
32 |
|
2 |
4 |
|
15601050200 |
文艺理论 |
查 |
2 |
32 |
32 |
|
2 |
4 |
|
15111050200 |
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 |
查 |
2 |
32 |
32 |
|
2 |
4 |
|
15127050200 |
优秀出镜记者案例分析 |
查 |
2 |
32 |
32 |
|
2 |
4 |
|
15098050200 |
影视色彩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718050200 |
电视剧精品读解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093050200 |
外国文学作品导读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161050200 |
社会学概论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066050200 |
中国文化概论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800050200 |
口语传播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245050200 |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评论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095050200 |
影视版权研究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096050200 |
影视后期合成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15257050200 |
制片管理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15094050200 |
新闻叙事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15110050200 |
文化创意产业导论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15261050200 |
编导创新创业导论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6 |
就业指导课 |
15175050200 |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15091050200 |
媒介经营与管理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15762050200 |
外国广播电视事业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15260050200 |
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6 |
|
15170050200 |
虚拟现实技术 |
查 |
2 |
32 |
|
32 |
0+2 |
6 |
|
15811050200 |
视觉传达与设计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6 |
|
15812050200 |
田野调查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15791050200 |
信息可视化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6 |
|
15794050200 |
音乐基础与音乐编辑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6 |
|
15085050200 |
闽南文化的影像化传播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6 |
|
|
第二专业主干课程(5门) |
查 /试 |
10 |
320 |
|
|
|
1-5 |
|
小 计 |
72 |
1312 |
816 |
160 |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7学分,107学时 |
选修课要求至少修26学分,其中在第二专业主干课程修10学分,5门课程。 专业选修第3-6学期分别至少选2、4、4、6学分。 |
(3)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周数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32001060100 |
劳动 |
查 |
1 |
48 |
2 |
4 |
1-6 |
15010060200 |
编剧工作坊 (实训、三选一) |
查 |
2 |
48 |
6 |
8 |
6 |
15011060200 |
融媒体工作坊 (实训、三选一) |
查 |
2 |
48 |
6 |
8 |
6 |
15012060200 |
影视制作工作坊 (实训、三选一) |
查 |
2 |
48 |
6 |
8 |
6 |
15010061000 |
毕业实习 |
查 |
10 |
240 |
15 |
16 |
7 |
15010060600 |
毕业论文(设计) |
查 |
6 |
144 |
12 |
12 |
8 |
小 计 |
19 |
480 |
45 |
|
|
十、专业修读指南
(一)毕业基本条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前须修读至少159学分。
(二)课程修读说明
1.通识教育必修课修读说明:
学生在校期间须修满通识教育必修课41学分,其中:《大学英语》12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2学分、《大学体育》4学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4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17学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2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修读说明:
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为1-6学期)须从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中修满6学分(原则上在线课程不超过5学分),其中“心理健康”2学分。
3.第二专业主干课修读说明:
学生在校期间(第2-5学期)需跨学科、跨专业修读10学分第二专业主干课程,该类课程与学生的主修专业课程(含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得重复。
4.实践模块修读说明:
(1)工作坊实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第六学期必须在编剧工作坊、融媒体工作坊、影视制作工作坊中选择一个工作坊,在工作坊教师指导下进行专业见习,才能获得工作坊相应的学分。
(2)毕业设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申报和团队组建,在教师指导下着手毕业设计各项准备、实施工作,在大四提交毕业设计作品及毕业设计报告,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三)其他事项说明
(1)第一专业选修课修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第三学期开始修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建议在第三学期修读一门,第四学期到第六学期每学期分别修读两门。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中修满16学分。
(2)人才培养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专业课程选修以及选择性地参与工作坊的实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又可以突出学生的岗位性发展,诸如策划、编剧、撰稿、制片、宣发、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岗位都可以通过选修课的修读进行巩固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