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广告与品牌研究院院长金星教授应学院邀请,于博中102为我院师生开展题为《虚拟偶像与数字亚文化》的讲座。我院副院长汪曙华、副院长胡鸿影,院长助理沈毅玲,2022级、2023级研究生和部分青年教师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院长助理沈毅玲主持。


讲座中,金星教授以虚拟偶像华智冰的例子,引出虚拟偶像高度仿真背后的文化逻辑问题。金星教授表示,虚拟偶像的商业运用在中国发展已进入了快车道。调研表明,在今天,虚拟偶像来源更加丰富,身份信息更加多元,内容上也有更多的表现形式。AI自动学习、拟真互动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虚拟偶像场景升级,同时,青年群体对这项技术的认知和关注相较以往都有了显著提升。虚拟偶像粉丝手游、看动漫、逛网络社区等行为也更为活跃。

金星教授进一步表示,虛拟偶像的“偶像”并不是“明星”的同义替换,它隐含着在当今数字时代中,虚拟偶像吸引力作为新的社会文化成因,在新媒体的语境中被逐步接纳。因此,虚拟技术也难以保持技术本身的价值中立,通过社会文化话语的作用,广泛地参与着虛拟偶像从生产到传播的一系列环节之中。虚拟偶像在数字技术、二次元粉丝文化等的交互影响下,其生产、流通、消费过程都呈现出明显的数字亚文化特征。

讲座最后,金星教授认真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开拓了虚拟偶像与数字亚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提升了关注和研究虚拟偶像与数字亚文化相关议题的兴趣。
(撰稿/吴元湛 图片/吴伟)